- · 《内燃机与配件》数据库[05/29]
- · 《内燃机与配件》栏目设[05/29]
- · 《内燃机与配件》刊物宗[05/29]
- · 《内燃机与配件》征稿要[05/29]
- · 《内燃机与配件》投稿方[05/29]
- · 《内燃机与配件》收稿方[05/29]
内燃机与配件本科毕业论文(内燃机维修与保养(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9.电子产品,有人说华为和苹果手机里面日本零部件数量占了一半,这种观点也不值一驳。虽然很聪明的限定比较的是电子零部件的数量,得出日本硬件世
9.电子产品,有人说华为和苹果手机里面日本零部件数量占了一半,这种观点也不值一驳。虽然很聪明的限定比较的是电子零部件的数量,得出日本硬件世界第一的结论。但是苹果对日本供应商采购金额只占营收的12.8%,华为对日本供应商采购金额只占营收的4.3%。在电子设备产业里面,日本电子零部件高度依赖苹果公司,然而消费者花100元买苹果的平板电脑,手机等产品,只有不到13元给了日本供应商,这也反映出,日本品牌退出电子设备终端竞争后,只做电子零部件,对日本在整个产业链的获利影响有多么大。手机里面最贵的屏幕和存储器,日本仅存的两家龙头公司JDI和东芝都处于处境艰难,营收和利润大幅下滑的窘境,JDI 2016年裁员30%,东芝在忙着为存储器业务找买家。10.航天技术,网络上有许多吹捧日本航天技术的文章,很多当中都提到了日本的货运飞船HTA,试图以此来证明日本核心技术好厉害。2012年发射的HTV-3被国际空间站加拿大机械臂抓取的资料图片,拍摄于国际空间站
但是你觉得对于这样可以独立搞载人飞船,空间站和太空对接的国家来说,一个不需要生命维持系统,一个对接技术和标准来自美国的货运飞船还叫个事吗?不知道天舟一号货运飞船4月份就要发射,与空间站对接了吗?2016年9月15日晚10点04分,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甘肃酒泉,天宫二号飞行器发射升空。 2012年6月24日从电视屏幕截取的画面显示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手控对接的过程(视频截图)。 新华社发“天舟一号”装配车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的总装集成测试大厅(AIT中心)。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当然还会有人说“这都是假造的”,对于这类人我只想说:请你滚吧,看什么都不顺眼,别人说什么都不信,做什么都是假的,唯有老子天下第一,这样的人在多数人眼中只不过是一泡大粪而已。
说了这么多,也差不多了,之所以造成日本今天这样结果的原因多种多样,捡几个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说说
一.美国对于日本的限制:众所周知,二战后美国为了防止日本再次走上扩张道路而至于对美国自身造成威胁,对日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因为美国需要一个在亚洲的后勤基地和堡垒,而日本距离朝鲜足够近,又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所以被美国选中,从而对日本的控制有所放松,而这段时期也是日本能够快速的从战后阴影走出继而迎来一段快速发展时期的重要原因。但即便如此,美国对于日本高新技术领域的限制也从来没有放松过,F2战机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大家都了解日本的某些技术很强。但是不知道日本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专利都是美国的。也就是说日本是给美国打工的高端白领。。日本民用技术很强。这里面少不了美国的技术。但是谈到军事。日本就是被剪掉翅膀的老鹰。日本被美国限制很多。。例如日本不能研制导弹。飞机发动机。包括日本舰艇,潜艇里面的发动机和火控导弹全是美国货。。日本就算想发展这些技术也显得有些晚了。
二. 人口,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国家间科学技术的竞争说白了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大家知道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但有多严重,很多人却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给大家看一下:日本2015年的总人口为1.2709亿人,到2053年将跌破1亿,减少至9924万人。15~64岁的育龄人口比例目前为60.8%(7728万人),50年后将降至51.4%(4529万人)。相反,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6.6%(3387万人)增长至38.4%(3381万人)。日本厚生劳动省下属的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发布的《未来人口预测》就指出,日本少子老龄化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到50年之后,1.2名适龄劳动者负担1名老年人的格局与上次预测相同。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或将受到考验。大家知道美国是一个移家,移民为这个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美国。而日本对于高端技术人才并没有多少吸引力,所以美国的哪条路不一定走得通。而基础人才都没有了,还谈何发展?所以,如果日本政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现状,日本就没有未来。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确实在一些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这些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技术材料领域,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特种合金等都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几个孤立领域的暂时领先并不足以支撑起日本的大国地位。引用一个网络流传甚广的故事来比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2000年6月14日清晨,病中的厂长马卡罗夫在他自己的的小屋旁心情沉痛地送了“瓦良格”号最后一程,身边的医护人员看见,眼泪沿着他的脸颊流着。当天,乌克兰诗人维亚切斯拉夫·卡丘林写了一首送别“瓦良格”号的诗: 惜别瞬间的来临 天才创建的舰艇 你耸立着在河上出现 展翅梦想的黑色怪影 你迅速躲进雾里 风吹干了眼泪 …… 俄乌两国总理问船厂厂长马卡罗夫:“为了将舰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马卡罗夫回答道:“我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所有在场的人终于明白了:在国家解体的情况下,再要将“瓦良格”号建成已经没有可能时,再一次不禁潸然泪下,没有一个统一而昌盛的祖国,任何美好的愿望都是浮云。
文章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网址: http://www.nrjypj.cn/zonghexinwen/2022/1207/1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