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汽车涡轮增压器同步谐波噪声仿真与优化(3)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10 叶轮优化示意图Fig.10 Diagram of modified compressor wheel 图11 4000 Hz 优化方案的压气机噪声分布云图Fig.11 Noise distribution on modified compressor at 4000 Hz 图12为优化方

图10 叶轮优化示意图Fig.10 Diagram of modified compressor wheel

图11 4000 Hz 优化方案的压气机噪声分布云图Fig.11 Noise distribution on modified compressor at 4000 Hz

图12为优化方案与原方案的噪声对比测试结果。由图12可知,采用优化方案后,4000~8000 Hz处的同步谐波噪声频谱已消失,谐波噪声幅值较原方案最大降低约15.3 dB(A)。频谱中仅存在常见的增压器BPF 噪声频谱,该噪声频谱频率高,不易被顾客感知。主观评价时,没有听到发动机急加速急减速时的尖锐口哨声,其声学性能得到了顾客的一致认可。

图12 优化方案与原方案噪声试验结果对比Fig.12 The compared noise Campbell between original and modified plan

为了验证噪声优化后,发动机性能的变化情况,在该发动机上进行了原方案与优化方案的外特性试验。图13为两种方案在外特性点上,发动机扭矩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同一台发动机上,两种方案的发动机扭矩在外特性点上除了1400 r/min、3600 r/min时,优化方案略高1 N·m、0.4 N·m外,其他点均一致。这说明采用本优化方案来优化增压器同步谐波噪声,对发动机的性能几乎无影响。在经过发动机耐久可靠性400 h 考核后,该方案增压器性能正常,无损坏。优化带来的变更主要为修改叶轮型线的机加工艺,即将原方案的压气机叶轮与壳体配合处的一段圆弧机加成两段圆弧,同时,将叶轮整体外径减小0.02 mm,压气机壳体的扩压盘机加量减小0.02 mm。

图13 两种方案的发动机扭矩曲线Fig.13 The engine torque curve about two plans

4 结论

(1)对噪声的测试与分析表明:增压器同步谐波噪声属于空气动力学噪声,发生在发动机低负荷、急加速与急减速工况,主要沿压气机进口传播,主要噪声频率为4000~8000 Hz,噪声频率与增压器同步转速频率呈倍数关系。

(2)利用结构化网格对该增压器叶轮及其压壳流道进行了网格划分。基于SST 与DES 湍流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了该压气机的偶极子声源,并将该声源导入声学仿真软件,得到了压气机流道与叶轮表面及其远场的声学传播特性。在选定工况下,非稳态计算压力误差为1.68%。满足工程上误差<5%的要求。

(3)声学仿真与试验所测试的噪声特征吻合较好,同时表明:叶轮轮缘型线及其与压壳配合区域为该噪声的主要声源区域。

(4)反复优化了叶轮轮缘线及与之配合的压壳型线后,有效减弱了该区域的气体回流与漩涡生成。通过试验证明,通过该优化方法,降低了4000~8000 Hz 区域噪声值约15.3 dB(A),成功地消除了增压器同步谐波噪声,且对发动机性能无明显影响。

[1]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中国公路学报, 2017, 30(6):1– Department of China Highway on China’s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progress:2017[J].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17,30(6):1–197.

[2] 顾灿松, 袁兆成, 刘佳鑫, 等.涡轮增压器动力学建模及振动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 2019, 38(23):70–76, 102.Gu Cansong,Yuan Zhaocheng,Liu Jiaxin,et modeling for a turbocharger and its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2019, 38(23):70–76, 102.

[3] 圣小珍, 田生, 曹侠, 等.增压器噪声的主客观评价[J].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3, 33(3):241– Xiaozhen, Tian Sheng, Cao Xia, et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urbocharger’s noise[J].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2013, 33(3):241–245.

[4] 王钦庆.几种常见涡轮增压器噪声及其控制[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2(4):43–46.Wang common turbocharger noises and control[J].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Powerplant,2012(4):43–46.

[5] Teng C, Homoc of compressor whoosh noise in automotive turbochargers[J].SA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ssenger Cars-Mechanical Systems, 2009,2(1):1345–1351.

[6] 杨景玲, 李克俊, 张东, 等.发动机增压器异响产生机理及解决方法研究[J].内燃机工程, 2014, 35(6):101–105.Yang Jingling, Li Kejun, Zhang Dong, et on turbocharger abnormal noise 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resolution method[J].Chines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ngineering, 2014, 35(6):101–105.

[7] 李志远, 刘涛, 刘淑军.涡轮增压发动机泄压噪声的进气系统优化设计[J].上海汽车, 2015(8):14–22.

[8] Sheng X, Huang S, Tian S, et al.An initial analysis on sound insulation behavior of a rubber pipe between turbocharger compressor outlet and intercooler[C]//SAE , Michigan, USA, 2014, 2014–01–0011.

[9] Cai J, Qi D.A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blade passing frequency noise of a centrifugal fan[J].Journal of Vibroengineeing, 2012, 14(3):1200–1213.

[10] 龚金科, 朱咸磊, 刘冠麟, 等.小型车用压气机气动噪声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4(8):23–28.Gong Jinke, Zhu Xianlei, Liu Guanlin, et of aerodynamic noise on small centrifugal compressor [J].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17,44(8):23–28.

文章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网址: http://www.nrjypj.cn/qikandaodu/2021/0613/977.html



上一篇:基于节能减排目标的新型车用动力装置研究与展
下一篇:民用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特点及选型过程研究

内燃机与配件投稿 | 内燃机与配件编辑部| 内燃机与配件版面费 | 内燃机与配件论文发表 | 内燃机与配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燃机与配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